1、让我们先谈谈紫檀:除中国广东和海南生产的紫檀外,任何其他地方生产的“紫檀”都不能称为紫檀,而只能称为“进口紫檀”,尤其是“印度紫檀”和中国紫檀!原来,“印度紫檀”被称为“拉屎紫檀”,不能制作家具和木工工具。
还有专家提到的“小叶紫檀”,没有这个名字。只有“广叶紫檀”和“滨紫檀”这两种说法的初衷是“进口紫檀”或假紫檀。此外,“金星紫檀”原本是木材缺陷,但被专家认定为最好的。“金星紫檀”的点是非常浅黄色的,因为土壤中的硅被树的导管吸收,留在木质部分。此外,导管中的树胶会产生丝状物。它破坏了木材的原始纹理。硅在加工过程中也容易磨钝刀具。中国紫檀的美在于沉稳,需要很长时间和经验才能欣赏。拿着一块精雕细琢的紫檀说美是可笑的,指着一件全雕花清式家具说美是可笑无知的。因为紫檀的美不需要雕刻,任何雕刻都会污染这种美。当然,这里提到的紫檀是中国紫檀而不是“进口紫檀”,这一点非常重要。紫檀是小乔木和蝴蝶花科。这是最基本的分类,也是标准。就像狗是犬科一样,猫是猫科一样,长得再像猫的狗,也是狗。所谓紫檀分为“印度紫檀”、“金星紫檀”、“小叶紫檀”、“大叶紫檀”、“越南紫檀”等。可悲的是,这些都是专家说的。20世纪70年代,越南、老挝、柬埔寨、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和泰国向中国出口了大量木材。按照现在的说法,都是“红木”、“紫檀”、“黄花梨”,但是当时所有的木材厂都没有人想要这些木材,因为它们有不同的长度、直径和干燥性能。可以说一点用都没有,什么都做不了,开裂严重,颜色不同,图案不规律,害虫严重。这两种木材统一命名为“东南亚山地小径硬杂木”和“东南亚平地小径硬杂木”,简称“越南杂木”。那一年堆得一块一块的没人要。因为当年中国紫檀、中国黄花梨、中国红花梨都是木匠喜欢收集的木材,所以用它做小家具和刨子。但没有人想要“越南杂”,因为它和紫檀、花梨是两回事。
2、红花梨:这是中国最早使用的高档木材。它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图案优雅美观,色彩平静华丽,硬度适中,树形壮丽。它是一种更好的家具和雕刻材料。唯一的缺点是它有一种特殊的梨味。红花梨在民间也被称为“草花梨”,主要是为了区分后来的“黄花梨”。可以看出,所谓的黄花梨是在红花梨之后使用的。红花梨是中国最没有问题的木材,在任何地方都是最先进的,它的优点是任何木材都无法比拟。现在,许多树种被称为“非洲梨”和“XX梨”。事实上,它们与中国梨无关。大约30个树种的图案与中国梨相似,但它们的性质完全不同。
三、黄花梨:这是目前炒得最厉害的树种,也是“专家”最能蒙人的本事。中国黄花梨产于中国海南,广东也有零星独树。由于与中国紫檀、中国花梨的颜色明显不同,在明朝开始广泛使用。中国的黄花梨是紫红色的,金黄色的,有红花梨的质地,所以被高档家具使用。原因是人们喜欢红花梨,追求新鲜的结果。黄花梨只产于中国,不是所谓的“非洲黄花梨”、“越南黄花梨”、“老挝黄花梨”,与中国黄花梨无关,也不是同一科目的树种。大约有40种树种与中国黄花梨图案相似。黄花梨的理化性质基本稳定,但胶接性和油漆性能差。木材收缩率大。它的性质不像“专家”说的那样,因为“环孔材料”没有这样的性质。
四、沉香木和沉香:沉香木是“白木”,是云南等地广泛生长的普通树种。恶心点,沉香是“白木”创伤后由真菌侵入产生的“真菌尸体”和“真菌粪便”,有点像油漆工的“漆片”。所以“沉香木”非常非常便宜,沉香不能做家具,因为沉香很小,不能做榫头和胶水。本文不讨论沉香的药用价值。
五、鸡翅、酸枝、铁梨、乌木、阴郁:这是最蒙古的树种,阴郁不再是木材,乌木作为家具和雕刻材料没有欣赏价值,铁梨是工具材料珍贵,酸枝有酸味和腐蚀性,鸡翅现在看到基本上不是真的。也就是说,上述树种充其量只能说是有些人喜欢的。
六、黄杨木:黄杨木是当地的树种,用于雕刻和手柄上非常珍贵,红楼梦中有“黄杨木杯”的描述。黄杨木最特别的是它的横截面非常细腻,颜色鲜黄。黄杨木的生长也很奇怪。它每三年停止一年。所谓“长三年抽一年”,被称为木中田黄。虽然有些夸张,但有点相似。现在很多卖家声称有黄杨木雕,要知道这种黄杨木不是另一种黄杨木。现在绿化用的“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和黄杨木是两回事。此外,苦梓和黄杨木也很难区分。总之,黄杨木和中国紫檀一样贵,不可能满大街都是。
七、檀香木:檀香木产于印度,任何其他地方都不能叫檀香木。檀香是小乔木,一般树梢高10米左右。印度仍有零星独树。现在市场上看到的不是真正的檀香,现在檀香15-20米不分叉,直径超过50米,是大树。正因为如此,一些檀香木独木佛才特别珍贵。檀香在印度历史悠久,但在中国并不流行。这是文化的好恶,与檀香本身无关。
八、降龙木:降龙木是云南最神奇的真正木材。现在有人说降龙木是北京“十渡”和“百花山”的“六棱木”,因为考穆桂英的大破门阵就在“十渡”附近。大错特错!如果“六棱木”真的是降龙木,穆桂英还会借吗?“六棱木”在百花山遍野,直到今天还是这样。随地捡一个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