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是个木匠。他一生只做一件事,但一件事却做了一辈子,那就是做木匠工作。爷爷1908年出生于巴彦县,17岁开始学木匠。他年轻时被日本人抓了两次,遭受了苦难和折磨。
1953年,父亲参加了朗乡林业局的工作,爷爷和全家搬到了朗乡。当时是林业发展时期,各行各业都在等着繁荣,木匠也是林区的大工匠。森铁处和林业医院的领导看好他的手艺,主动要求他为他工作。当时工人工资低,员工挣得多。他拒绝了领导的好意,因为他可以为孩子吃饱饭。
从那以后,爷爷一直在林场的家人团队里做木匠工作。到了80岁,他还可以骑自行车上班,砍掉架子、横梁和横梁,做大工作。当然,他不再需要在家工作了,但他就是不想在家闲着。直到82岁,他才放下一辈子的木匠工作。
爷爷做的木匠活,特色突出,远近闻名。
一是坚固耐用。他玩的家具正常使用,一辈子都不会用坏。单说做桌子吧,别人的桌腿用4×6松木方子,他绝对只能用6×8榆木方子或其它硬木方子。他说,请木匠打家具不容易,要保证他能用一辈子,搬几次家也不会散架。所以他给别人的家具是因为风格落后才被抬出大厅的,但是当他把大厅抬出来的时候,主人把它们送到厨房和仓库做案例和储物柜。有的还会因为新打的家具坏了,又被重新邀请回大厅。
二是技术高超。爷爷的绝技之一就是用插头,别人用的时候摇摇头,到了爷爷手里就会想砍哪砍哪。当他使用插头时,插头上到腰膝,下到脚底,上下翻飞,看着的人都会心惊胆战,爷爷却比闲庭信步好。大锯出来的废料和大锯出来的废料没什么区别。不用刮头,可以直接上两个刨子。其他木匠只喜欢这个技能。二是爷爷的刨子特别受制,很多成手木匠都来找爷爷给刨子。爷爷虽然不识字,但梁梁门窗的尺寸已经烂熟于心,划线下料张口就来了。他不用钉子做家具,只用榫卯和水胶。
作为一名木匠,他一生都有三个承诺,一生不败。首先,他用水胶拼接的缝隙是窄板拼接成宽板的缝隙。任何用斧头砸碎的人只会在板上裂开,他拼接的缝隙也不会裂开。第二,如果他做的犁杖不好用,拿回来就退钱。他一生做无数犁,没有反应不好用。原因是他在选材上下了很大功夫。冬天闲暇的时候,他会拉着小爬犁,在山里闲逛。有时候他出去一上午只拉回一根犁杖。三是他做的箱子,装水三天不漏。看到他做盒子后,他会用细锯锯出一些细锯末,用他煮的水胶,用特殊的木扁缝紧盒子的边缘。爷爷的三个承诺,就是现在所说的工匠精神!正是因为他坚持古老的工匠技能,他才实现了一生的不败。
爷爷一辈子都是木匠,三个承诺足以让他一辈子不败。今天,我将在这里介绍他。下一期,我将继续介绍“红木”与“硬木”的联系和区别。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