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好木材 徽州竹雕是传统雕刻艺术之一,与砖雕、木雕并称徽州四雕

徽州竹雕是传统雕刻艺术之一,与砖雕、木雕并称徽州四雕

2024-08-06 17:56 编辑:  好木材

徽州竹雕是传统的雕刻艺术之一,与砖雕、石雕、木雕并称徽州四雕。徽州竹雕一般以徽州盛产的竹子为原料,用刀代笔,因材施艺,用线雕、线浮雕、深浮雕等工艺雕刻各种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包括名人的书法墨迹、名胜古迹的山川风貌、民间传说的神话故事、珍禽异兽的千姿百态、题材广泛。竹雕主要用于装饰,如常见的屏风、台屏、笔筒、对联、腕枕等工艺品,都用竹雕装饰。

一刀一竹一世界-0

徽州竹雕技艺作为中国竹雕技艺的重要学校,分布在涉县、休宁、涉县、吉溪、祁门、婺源等周边地区。它是明清时期著名的“雕刻艺术之乡”,主要流传于黄山(原徽州地区)。2014年12月,徽州竹雕正式被列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

徽州竹雕盛于明清。清朝以后,随着整个徽州雕刻技术的发展,竹雕在内容、形式和技术上越来越完善和丰富。再加上拼接技术的创造和使用,竹雕突破了原竹尺寸的限制,使大面积竹雕成为可能,使竹雕器具的制作更加方便灵活。

一刀一竹一世界-1

徽州竹雕雕刻技术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竹面雕刻,竹面雕刻分为阴文和阳文,两者都有深刻、浅刻,如阴文有毛雕刻、线雕刻、深刻、深刻,阳文有绿色、薄阳文、浅浮雕、高浮雕、透明雕刻等;一种是三维圆形雕刻,即竹根雕刻,是人物鸟兽等三维形象。此外,竹雕颜色有些选择油漆,有些选择保持竹色,油漆一般选择浅色,表面使用桐油,既有光泽,又能展现竹纤维的脉理,达到清新优雅的审美效果,其高超的雕刻技巧和不朽的艺术价值,都体现了雕刻家勤奋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能。

一刀一竹一世界-2

徽州竹雕在我国竹雕技艺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文献记载,徽派竹雕的代表人物有吴元满、李流芳、程嘉膦、张立夫、李希乔、方洁、程文等。据王世襄《竹刻小言》记载,明末“嘉定四先生”中,徽州人占两位,分别是李流芳和程嘉霏。如果追根溯源,嘉定竹雕创始人朱松邻也是徽州人。中国画大师黄宾虹曾表示,朱松邻的竹雕技艺和风格大多是在徽州形成的,作品处处体现了徽州的山水文化特色。

一刀一竹一世界-3

李希乔是清代著名的竹雕大师,被称为“石鹿山人”,师从李流芳。他的竹雕既有吴元满书法入竹的风情,又有新创意。简笔描绘如竹石、人物山水臂架、笔筒等,线条简洁流畅,画面优美有意韵;李祥顺(涉县人)跟随李希乔出名;张立夫是清代道光咸丰著名的竹雕大师,以多才多艺闻名江南。以雕版、刻漆为业,多有成就,竹雕作品也独树一帜。王叙伦(涉县人),师从李祥顺,擅长设计和雕刻。他曾代表徽派竹木雕刻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届全国群英会,受到朱德总司令的接见。从历史记载的文字和今天博物馆保存的作品来看,徽州竹雕是集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线条雕刻等技术于一体的高超技术。它是表达徽州文化现象的一种手段,是在当地景观环境、文化背景和文化区域形成的一种特色手工艺语言。它不仅是一种集观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民间手工艺品,也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载体。它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艺术价值等传统手工艺品的价值。

一刀一竹一世界-4

徽州竹雕是一部来自大自然的作品。根据竹子的自然形态,采用传统的手工艺和度形制器,突出自然的兴趣,保持竹子的本色,展现竹纤维的脉理,具有清新典雅的审美效果,具有强烈的地域风格和独特的原创性。特别是竹子具有常青、风、空心、边缘、高贵、开放的精神象征,能给人们带来自然乐趣、清新、优雅的享受,满足现代人对自然生态的期望和需求。

然而,在辉煌数百年后的今天,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变化、企业重组、人才严重流失等原因,徽州传统的高浮雕技能大大萎缩,处于濒危状态。如果救援稍晚,它就会消失。珍惜它,保护它,继承它,是我们每个徽州人的共同愿望。